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在GC中已經廣泛使用,其性能已廣為人知。所以我們潤揚儀器色譜工程師只探討FID在掃描薄層棒時一些條件的影響。根據有關資料的研究發現,薄層棒上的樣品,通過FID掃描的響應值與兩種損失有關:一種是揮發損失,是指易揮發物,由于受到火焰溫度的影響,在進入火焰之前就揮發掉了,使響應值降低;另一種是殘留損失,是指一些難揮發的物質,通過FID后未能揮發殘留在色譜棒上,使響應值降低。這兩種損失與樣品量有關,當樣品量增大時揮發損失相對的減少,殘留損失則增加。所以,它們是產生前文所述樣品量與響應值之間的非線性關系的重要原因。如果線性關系不好,則校正因子和相對校正因子,均隨樣品量而變化。由于樣品量的波動變化,而就產生了誤差。
影響這兩種損失的主要因素有氫火焰FID的溫度和大小、掃描速度、樣品的揮發度以及樣品與稀附劑間吸引力等。氫火焰的大小和溫度主要是由氫氣流量來調節,當氫氣量大時火焰增大,溫度升高,使揮發損失增大,使殘留損失減少。相反,當掃描速度提高時,使揮發損失減少,殘留損失增大。所以,我們潤揚儀器認為用FID掃描薄層棒上樣品的靈敏度,主要取決于FID的溫度和掃描速度。研究實驗表明,在使用棒狀薄層色譜儀分析脂類時,掃描速度為260mm/min時誤差較小,CV=3.0-5.9%,而放慢掃描速度至130mm/min時誤差增大,CV=15.4-51.5%。認為是由于燃燒區過熱,引起組分在進入火焰之前揮發損失產生的。試驗還表明,當氫氣流量在180mL/min時誤差蕞小,CV=2.9-6.0%,氫氣量過高或過低,均使誤差增大。 如H2為160mL/min時,CV=4.1~10.3%,當H2為188mL/min時,CV=3.6~10.7%(CV的范圍是因不同的組分引起的)。樣品的揮發度大,使揮發損失增加,殘留損失減少。樣品與吸附劑的作用力使樣品難以揮發,所以此種作用力越大使揮發損失減少,殘留隨著增大。研究人員指出,樣品在棒狀色譜氫火焰掃描法中的靈敏度不但與物質的化學成分有關,還與其從棒上揮發的速度有關。同時也認為,樣品組分的相對揮發度以及吸附劑對每個組分吸附力的大?。梢杂媒M分的R值代表)均能影響其響應值。又如在分析卵磷脂和膽甾醇時比類脂化合物的誤差大,是由于吸附層對它們的吸附力不同所致。有人發現不飽和化合物在浸AgNo3薄層棒用氫火焰掃描的相對校正因子,與GC-FID系統上不同。認為是由于反式乙烯基與吸附劑的吸引力比順式乙烯基強,降低了反式化合物的揮發度原因。有人還發現組分重量與峰面積的關系式與組分的揮發度有關。另外還認為R值不同,裂解速度也不同,也會影響峰面積的大小。
因薄層棒用氫火焰掃描的線性關系與樣品的性質有關,所以每種新樣在定量分析之前,*用實際樣品測定線性,如果線性太大或太小,應調整操作條件(掃描速度和氫氣流量)使線性適中。另外,除了個別情況下組分的性質相近其面積百分數與組分含量相近外,在運用棒狀薄層色譜氫焰的掃描法時,必須實測校正因子。由于校正因子與實驗條件有關,所以當實驗條件改變或試用一批新棒時也必須重新校正。
關于潤揚棒狀薄層色譜儀
棒狀薄層色譜儀是采用棒狀薄層分離技術與氫火焰離子化檢測 (TLC/FID) 手段組合而成的分析儀器,可檢測所有的有機化合物,特別適用于重油類分析,示蹤有機合成反應過程。RY-CF19是在吸收國內外薄層色譜基礎上經過多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新近推出的一款可替代進口的棒狀薄層色譜儀,可在開放的氣氛下檢測用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方法很難檢測的樣品,并可以非常簡單的對于點在色譜棒上的樣品進行定量分析。
RY-CF19棒狀薄層色譜儀采用了新型的電子傳感流量控制技術和高精度的激光精密加工工藝,無論是實驗分析方法還是整體儀器質量都非??煽?,從而保證了實驗分析數據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尤其對重質油品及大分子族組成定量分析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廣泛用于石油化工、石油地質、煤炭化學、精細化工、醫藥衛生及環境化學等方面,具有操作簡單、分析速度快、分析周期短、環保等特點。儀器采用LED大屏顯示,內容豐富;中文觸鍵操作,得心應手;全自動智能軟件運行控制,自動控制再現性好,機械性能穩定可靠。